欢迎来到广州沃霖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网站!
技术文章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如何按动物等级设计动物实验室功能分区

如何按动物等级设计动物实验室功能分区

更新时间:2025-09-25   点击次数:155次

638176922565542831298.jpg

一、先明确动物等级核心需求:奠定分区基础

不同等级实验动物对环境控制、防护要求差异显著,是功能分区的核心依据:
  • 普通环境:适用于普通级大鼠、小鼠、兔等,仅需基础环境控制(温度 20-26℃、湿度 40%-70%),无特殊微生物控制(仅排除烈性传染病),防护重点为防动物逃逸、控制异味扩散;

  • 屏障环境:适用于 SPF 级(无特定病原体)大鼠、小鼠、猴等,需全封闭机械通风(换气次数 15-20 次 /h)、恒温恒湿,空气经初 / 中 / 高效三级过滤,正压控制,防护重点为防外界微生物渗入、避免人员 / 物料带菌;

  • 隔离环境:适用于无菌动物、悉生动物,需密封隔离,空气经初 / 中 / 高效 / 超高效四级过滤,负压控制,配备在线灭菌(如 VHP),防护重点为防动物微生物外泄、杜绝外界污染进入。


二、按动物等级分层规划:从 “整体布局→局部细分"

需将实验室按 “外区(非实验区)→过渡区→核心区(饲养 / 实验区)" 分层隔离,不同等级动物的核心区独立,配套功能区适配其防护要求:

(一)普通环境动物实验室:侧重 “基础功能 + 异味控制"

适用于普通级动物,功能分区以 “饲养、实验、辅助" 为主,无需严格无菌隔离,但需避免异味与动物交叉干扰:
  1. 核心饲养区:按动物品种划分独立隔间(每间面积 10-15㎡,根据饲养量调整),单人间仅饲养单一品种动物(如大鼠间、兔间),防止不同动物混养引发争斗或疾病传播;地面采用防滑、耐消毒 PVC 卷材,墙面贴耐擦洗涂料,每间设独立排风扇(排风经活性炭过滤除异味);笼具摆放间距≥0.3m,远离通风口避免动物直吹受凉,下方设接粪盘便于每日清理。

  2. 实验操作区:紧邻饲养区(减少动物运输应激),设置耐腐蚀不锈钢操作台,台面上预留电源(供实验仪器使用)与水源(清洁用);若涉及简单解剖,需增部分排风罩(排风风速≥0.5m/s),避免异味与气溶胶扩散。

  3. 辅助区:设动物暂存间(面积≥8㎡,用于新动物接收后隔离观察)、饲料 / 垫料储存间(干燥通风,远离水源防霉变)、废弃物暂存间(放置带盖密封桶,每日清运,且远离饲养区避免污染)。

(二)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:聚焦 “无菌隔离 + 单向流程"

适用于 SPF 级动物(科研常用等级),需构建 “全封闭、单向流、分级净化" 的功能分区,严格阻断外界微生物进入,核心是 “人员 / 物料 / 动物三线独立,层层净化":
  1. 外区(非洁净过渡区):人员净化需遵循 “换鞋→脱外衣→洗手→穿过渡服→风淋" 流程,过渡服与洁净服分开存放;物料净化设 “接收→拆包→消毒(紫外 / 臭氧)→传递窗" 通道,饲料 / 垫料需经高压湿热灭菌;动物检疫设负压隔离间(相对于屏障区压差≤-5Pa),新动物检疫 1-2 周,确认无特定病原体后转入核心区。

  2. 核心区(洁净饲养 / 实验区):饲养间全封闭,空气经三级过滤,正压控制(相对于外区压差≥10Pa),温度 22-24℃、湿度 45%-60%,单人间饲养单一品系 SPF 动物;实验间与饲养间相邻,内设 Class II 级生物安全柜,用于动物给药、取样,实验后台面用含氯消毒剂消毒;另设清洁走廊(供人员、洁净物料通行)与污染走廊(供废弃物清运),二者必须要隔离无交叉。

  3. 辅助洁净区:设洁净饲料 / 垫料储存间(与核心区同压,防受潮)、洁净笼具清洗间(配专用清洗机,清洗后高温灭菌)、无菌水制备间(提供动物饮用水,经 0.22μm 过滤除菌)。


三、跨等级分区关键原则:避免交叉污染

若实验室需同时容纳多等级动物(如普通环境 + 屏障环境),需额外注意:
  1. 空间需要独立:不同等级核心区分楼层或分区域设置(如普通环境在 1 楼、屏障环境在 2 楼),用实体墙需隔断,无共用走廊或通道;

  2. 气流不串流:普通环境排风经处理后排放,避免吹向屏障环境进风口;屏障环境正压、隔离环境负压,三者气流无交集;

  3. 人员 / 物料不交叉:不同等级操作人员分开(如屏障环境人员不进入普通环境),物料专用(如普通环境笼具不进入屏障环境),避免交叉携带微生物。